明代皇帝在狩猎、骑马出行以及重要的戎事活动中穿着戎服。在《出警入跸(bì)图》这一明代著名绘画中,我们可以一窥明代皇帝着戎服的形象。
《出警入跸图》展示的是万历皇帝身着戎服外出谒陵的威武形象。画中的万历皇帝身着一件长身大甲,携兵器,骑着高头大马。大甲为方领、对襟、无袖,左右两侧与后部开裾,通身满布鱼鳞状甲片,且多处饰有金龙。两肩为金色兽头形肩甲,缀红色肩缨。腰部悬挂着佩剑、弓袋、箭囊等武器装备。
万历皇帝头顶抹金凤翅盔,盔的正面饰有金质真武大帝像(明朝有真武大帝崇拜,明成祖认为是真武大帝保佑他夺取了皇位),左右各一条吐火金龙,龙身展翼,形如凤翅。盔顶则饰有红色盔缨、羽翎、盔旗等,盔后有顿项,缀甲片。
与《出警入跸图》中的长身大甲有所不同,明定陵出土了一件类似于马甲的齐腰甲,以及腰刀、弓袋、箭囊等古物。
齐腰甲的甲身呈背心式,方领,对襟,两肩无披膊。全甲从肩至底边通长68厘米。甲身前襟分为左右两片,各于胸部中心缀一铁质贴金圆护镜。两片以六对枣核形扣及扣襻纽系。后襟为一整片,上部中心置一圆护,下部有开衩。前后襟在肩部连缀,褃(kèn)缝用绦带连接。全甲共用黑漆熟铁方叶及三角形叶等199片,以合股粗丝线穿连编缀而成,并用织金锦为衬里。
定陵出土的皇帝的斗笠盔,属于宽沿六瓣式铁盔,圆顶,宽平沿,总高33厘米、重1690克,六瓣间的缝隙上都加了香草金饰压条。盔的六个面上有金制“六甲神”。在道教中,六甲神被视为阳神,能“行风雷,制鬼神”。盔顶上还饰有真武大帝像。
定陵出土的这把皇帝的腰刀为铁质,含鞘(qiào)通长95厘米、宽4.2厘米,鱼腹刃,刀靶两侧有木夹柄,刀柄首有包镶云纹金片,并缀有金十字形护手。刀鞘虽为木质,但是外包一层鲨鱼皮,脊部还镶有长条形金饰,上刻两组云龙纹。刀鞘口及下部两道刻有云纹,并缀金柿蒂形饰,上有扁鼻套圆环并系有丝带。带上有金环一个、金钩一个,用以悬挂于衣身之上。
除了佩刀外,明代皇帝还配装饰奢华宝剑和弓箭。弓为白色,弓袋和箭上绣有金龙。宝剑通常长度超过一米,同样以金玉镶嵌之。